校準實驗室中的不確定度應關注哪些?
實驗室認可要求校準實驗室評估開展項目的不確定度、校準和測量能力(CMC),以及在校準證書中報告測量不確定度,本文將分別進行討論。在ISO等國際組織1993年聯合頒布《測量不確定度表示指南(GUM)》以前,我國計量系統在計量檢定規程和檢定系統表制定、計量基標準建立、標準物質定值、計量標準考核等工作中廣泛應用的是測量誤差理論。GUM的頒布為全球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提出了通用方法,后來又推出包括蒙特1卡洛法(MCM)等補充性文件。實驗室認可尤其是校準實驗室的要求推動了測量不確定度的應用。
如何進行實驗室儀器校準后的確認?
具體要從三方面進行確認:
一、資格:
⒈法定的計量檢定機構(地方縣以上計量所或政府部門授權的計量站等),出具1號。如:CNAS校準實驗室認可章CNAS L3932,如果校準實驗室未加蓋CNAS認可章,則該證書無效。
二、測量能力:
⒈應在授權范圍內,出具檢定證書;在采購服務前索取,放入供應商檔案。
⒉應在認可范圍內,出具校準報告或證書,校準證書應有包括測量不確定度和/或符合確定的計量規范聲明的測量。(在CNAS有要求時,合肥計量,應能提供該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校準實驗室校準能力的證明,計量檢測公司,如依據ISO/IEC17025國際標準的認可證書及相應認可范圍。)在采購前索取,計量儀器校準,放入供應商檔案。
三、溯源性:
⒈測量結果能溯源到國家或國際基準;無論是檢定證書,還是校準證書都應提供標準器的溯源證明:包括校準器的證書1號和有效期。
⒉滿足實驗室檢測或校準要求。(校準實驗室提供的校準證書(報告)應提供溯源性的有關信息,包括不確定度及其包含因子的說明。)
您好,歡迎蒞臨合肥科準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